欢迎访问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2024级086100交通运输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

编辑:编辑    发布时间:2024-08-27 17:00    浏览次数:

学院(部)

红足一1世66814

专业学位类别(领域)代码

086100

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名称

086100 交通运输

学位级别

R硕士  □博士

适用学生类型

R全日制  □非全日制

用于留学生

□是  R

适用年级

2024 级开始适用

制定时间

2024 6

修订时间

一、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简介

2014年获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017年,经学校批准成立城市智慧交通与安全运维研究院。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点(红足一1世66814)师资力量强大,拥有专任教师23人,博士率达100%,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博导3人,13人具有海外经历,广东省本科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广东省珠江人才青年拔尖人才2人,深圳大学荔园优青1人。同时学位点也高度重视思政建设,效果显著,2021年学位点所属支部获批“深圳大学第二批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项目。

面向“交通强国”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建设的人才需求,深耕智慧交通、轨道交通、交通设施运维、现代物流等交叉学科领域,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高级人才。发展方向布局交通安全运维、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运输规划、以及交通物流四大领域,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广阔视野、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交通专业人才。

学位点构建了面向多类别/多层次生源的适配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结合湾区重大工程建设的协同育人模式。学位点制定了详细合理的培养方案,学制、学分和学术要求切实可行,关键环节考核标准和分流退出措施明确。

学位点建有多个国家、省市级实验室,主要包括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海上基础设施安全与监测重点实验室,同时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地铁集团等交通行业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上述科研平台与合作单位为学位点培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与实践机会。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包含交通安全运维(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感知与监测,交通系统运行管理、维护与安全运营)、智能交通系统(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智能交通规划,综合交通智能化设计,公交智能化综合管理与调度)、交通运输规划(现代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公交主导的城市交通规划,公交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和交通物流(网络流理论、物流网络优化、城市物流多式联运和港口物流)等四个培养方向。

二、培养目标

学位点面向“交通强国”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培育面向城市综合交通一体化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高级人才;培养学生掌握智慧交通、轨道交通、交通设施运维、现代物流等交叉学科领域专业知识,成为具有开阔视野、进取精神,较强创新及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交通人才。培养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从事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骨干,具备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专业领域前沿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专业领域关键的技术和方法,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目标为:

1.思政正确,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崇尚科学,开拓进取,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服务国家和人民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素质及工程素养、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与工作作风、良好上进的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

2.掌握本行业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熟悉行业领域规范、标准,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良好综合素养,在本行业领域方向上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实施、研究开发、运行控制与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3.能够比较熟练运用一种外语阅读本专业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的文献资料,具有较好的听说译和写作能力,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4.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AI+,解决本行业领域及交叉、衍生领域的问题。

三、培养方向

1.交通安全运维: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感知与监测,交通基础设施服役能力评价与服役寿命评估;交通基础设施性能提升与延寿;交通系统运行管理、维护与安全运营。

2.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集成方面的设计与研发,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智能交通规划,综合交通智能化设计,公交智能化综合管理与调度。

3.交通运输规划:现代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运载工具与保障技术,公交主导的城市交通规划,公交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规划设计与评价。

4.交通物流:网络流理论、物流网络优化、城市物流多式联运和港口物流。

四、学制与最长学习年限

全日制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五、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校内导师负责、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校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指导。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采取学分制,通过系统授课和专题讲座的方式使学生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接触学科前沿。

课程学习与校内外专业实践及社会实践、科技研发/实验与应用实践、学位论文与助教助研相结合,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及校内校外协同培养的方式,使学生既能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又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及解决实际问题与应用的能力;实行学分制,多学科交叉综合、宽口径培养方式;突出专业技能、技术集成与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科学道德、严谨学风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各环节教学内容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沿性,加强案例教学(工程案例)、现场教学和创新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及学位论文实行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为学生安排相应的科研工作,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导师组负责学生的论文选题、考核和答辩。

课程类别学分及门数要求

总学分:35.5; 公共必修:(最低学分5); 专业必修:(最低学分16); 专业选修:(最低学分6); 必修环节:(最低学分8.5)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必修

0806002

基础英语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必修

1106009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6

第一学期

考试

必修

110601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必修

专业必修

06006

论文写作指导

1

16

第二学期

考试

必修

TE5089

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2

32

第一学期

考查

必修

TE5095

交通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必修

TE5008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2

32

第二学期

考试

必修

TE5010

交通流理论与控制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必修

TE5012

交通规划理论

2

32

第二学期

考试

必修

TE5052

知识产权、信息检索

2

32

第二学期

考试

必修

TE5071

运筹学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必修

CW5029

工程伦理

1

16

第二学期

考试

必修

专业选修

TE5090

城市基础设施监测

2

32

第二学期

考试

选修

TE5094

物流大数据与深度学习

2

32

第二学期

考试

选修

TE5092

物流系统规划原理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选修

06372

室内定位技术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选修

TE5044

智能交通系统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选修

TE5072

道路交通规划实务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选修

TE5009

交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2

32

第二学期

考试

选修

必修环节

CTP7100

综合考核

0

0

第五学期

考查

必修

CTP5096

行业前沿讲座

0.5

8

第四学期

考查

必修

CTP5097

实验室安全教育

1

16

第一学期

考查

必修

3003012

心理健康教育

0.5

8

第一学期

考查

必修

3003013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0.5

8

第一学期

考查

必修

CW6002

专业实践

6

0

第四学期

考查

必修

八、 培养环节及考核要求

环节名称

内容及考核要求

考核方式

备注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应在第一学期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和导师组(或学位点负责人)指导下完成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导师应当积极与研究生沟通,充分了解研究生本人的情况,共同做好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工作。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应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行业前沿讲座、专业实践、综合考核等)、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等方面的安排和要求。跨学科专业的专硕生原则上应补修本专业本科生相关课程,具体课程应由导师在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予以确定(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记入总学分)。

个人培养计划纸质文档由学院(部、研究院)保存,电子文档上传至研究生管理系统。研究生应完成个人培养计划所列的课程学习任务,参加专业实践,通过必修环节考核,完成学位论文。

考查

第1学期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旨在加强研究生学术软环境建设,培育优良学风,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保障学术自由。引导广大研究生践行实验数据求“真”、文献引用求“信”、学术信仰求“诚”的学术精神,提升研究生科学道德精神和学风自律意识,培养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和进取品格,形成崇尚学术、科研攻坚的校园氛围。

硕士研究生需修得《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及《工程伦理》课程的学分。研究生导师应当对学位申请人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对其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过程予以指导和督查,对学位论文是否由其独立完成进行审查。

考试与考查

第1学期

心理健康教育

导师与辅导员应当积极与研究生沟通,及时跟进研究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充分了解研究生心理状况。研究生需参加至少1次心理健康讲座。

考查

第1学期

行业前沿讲座

学院(部、研究院)应邀请企(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专家、高级管理专家及著名学者,开设企(行)业发展前沿讲座。在学期间参加行业前沿讲座的次数应不少于10次(其中有关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其交叉学科发展专题不少于4次)。行业前沿讲座考核工作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一个学期完成,采用研究生书面报告、导师签字认可、学位点审核、学院(部、研究院)审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考核未通过者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考查

4学期

实验室安全教育

由学院或智慧交通系组织1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其他每学期由导师负责组织开展至少1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环节,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规范使用仪器设备,借鉴一流实验室安全防护经验,在进行创新实践实验、课设/毕设、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考查

第1学期

专业实践

1.专业实践的组织与安排

(1)专业实践包含课程实验、助教助研、参与工程实际项目、企(行)业部门实习见习、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训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于第一学期结束前与导师一起制订专业实践计划,第二学期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专业实践重点培养研究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多样化的专业实践方式,专业实践采取课题研究开发与企(行)业部门应用实践实习相结合、科技创新实践实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研讨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交叉方式进行,可采取全时实践的形式及采用课程学习与分阶段专业实践相交叉的方式。

(2)专业实践方式

1)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应用型科研课题或有工程应用背景的课题,安排学生的企业/产业应用实践实习、科技创新实践实习、社会实习、课程实验、课程研讨、工程案例教学、工程实践及助教助研环节。

2)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和相关实习实践资源,由校外导师安排相应的企业应用实践实习、科技创新实践实习和工程实践环节。

3)研究生结合本人的就业去向,自行联系现场专业实践单位。

4)依托学校与外单位建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或产学研合作伙伴,由学院统一组织和选派学生去现场进行专业实践。

5)鼓励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到企(行)业部门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6)在实践过程中,研究生要注意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切实提高专业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专业实践的考核

(1)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学分为6学分。

(2)鼓励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到企业或行业部门进行专业实践。专业实践结束后必须填写《深圳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并提交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专业实践报告表经由校内外导师签字、实践单位及学院盖章后方能取得实践环节的学分。《深圳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要存入学生学籍档案。

考查

第2/3/4/5学期

综合考核

由学院成立含主管院长、主管书记的中期考核领导小组,成立不少于4位指导教师的专业考核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考核筛选内容包括:

(1)第五学期末,进行思想品德考察,凡遵纪守法,在品行操守方面表现良好者,可评定为合格;凡入学以来,在品行操守方面有不良表现受过学校警告以上(含)处分且处分未被撤销者,应评定为不合格。

(2)第五学期末,学院检查学生是否修完培养计划以内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学生继续开展专业实践。

(3)第五学期末学生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考核》,提交《综合考核汇总表》,学院负责从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等多方面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综合考核,考核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答辩和申请环节。

(4)考核工作具体按照《深圳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考核办法》执行。

考查

第5学期

备注


九、 创新成果要求

十、 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专业型硕士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论文题目应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1)专业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应包括:文献阅读与综述、选题调研及开题报告、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或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改造与开发等)、学位论文(或设计报告)撰写、学位论文(或设计)评阅与答辩等环节。

(2)学位论文选题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生产/工程需求,应有明确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工程技术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技术创新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亦可以是国(境)外先进技术或产品的分析与改进;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但写作必须规范、杜绝学术不端、思政及三观正确,具体要求与撰写格式按照全国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和《深圳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3)学位论文应在学校与校外工矿企(行)业部门或工程部门双导师指导下,由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本人完成。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应能体现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运用本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工程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并取得较好成效。

(4)为确保培养质量,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学位论文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用于完成学位论文(或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改造与开发等)工作的实际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十一、 毕业与学位申请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深圳大学学位条例实施办法》执行。

研究生按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要求,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准予毕业, 并根据《深圳大学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申请学位。

十二、参考文献阅读书目

国内外顶级期刊:

1. Transportation Science

2.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3.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4.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5.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6. 中国公路学报

仅供参考,以学院数据为准!

上一条:2024级土木工程学术博士培养方案

下一条:2024级085901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

关闭

地址:深圳大学沧海校区致工楼        管理员信箱:450410031@qq.com

Copyright © 红足一1世66814 - 红足1世手机版皇冠 粤ICP备11018045号-7 深公网安备4403300900556